「風雨蘭」去年跟進逾千宗性侵個案 受害兒童平均事隔逾十年方求助

香港01

婦女節|風雨蘭指逾四成童年性侵涉親屬 平均隔12.8年才求助

今天是3月8日國際婦女節,性暴力危機支援中心風雨蘭指出,過去3年接獲的兒童性侵個案中,有逾四成個案是被親屬性侵,而受害人平均相隔12.8年才作出求助。其中有事主透露,延遲求助的原因包括曾向家人透露遭性侵,但遭到忽略成二次傷害。
近日風雨蘭出版童年性侵倖存者口述故事集《倖存者言》,將9位橫跨50後至00後、童年遭性侵倖存者的人生故事輯錄成書,鼓勵及引領其他倖存者的同時,亦希望促成社會關注。

侵犯人多為熟人包括親屬或朋友

風雨蘭由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間跟進的性侵個案中,18歲或以下的佔26%;侵犯者的身份大部份均涉及熟人,當中有41%為親屬關係、16%為朋友或同學、11%為親密關係,只有9%屬於陌生人。而在事發時受害人與侵犯者同住的,也有33%。

據風雨蘭指,有關的延遲求助現象極為嚴峻,受害人中有七成沒有報警求助。兒童性侵受害人平均相隔近12.8年才向風雨蘭求助,是成年人性侵個案求助時間的10倍以上,而且若個案侵犯者為其家人或親人,平均相隔時間更逾20年。風雨蘭建議,政府應多推廣預防兒童性侵的教育,並支援兒童親密接觸者,尤其是家屬處理兒童性侵事件,並應改善現行對性侵受害人的支援服務。

新書聚焦性侵倖存者事後生活 與創傷共存

風雨蘭資深研究主任邱志衡指出,部分個案中有事主曾向專業人士、家人等揭露遭到性侵,但遺憾的基於家庭關係,又或兒童表達不清晰,令社工未能及時察覺處理事件,令事主受到二次傷害。邱指出,個案中涉及被熟人甚至家人侵犯,更是持續地發生,事主童年時的受害經歷、求助決定、求助結果、到長大後的求助經歷都十分重要,他們的療癒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因此需有更多人參與反性暴力的工作。

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表示,新書《倖存者言:九位童年性侵倖存者口述故事》是過去多年研究的延伸,希望向公眾呈現倖存者不同面向的生命故事。她指,雖然過往亦有就本港童年性侵問題進行的研究及出版,但以倖存者的生命故事為主體的文本資料,在本地一直缺乏,因此書中秉持著以倖存者為本的概念,沒有聚焦在性侵事發過程,反而更多描述倖存者在事件後的生活、記錄她們與創傷共存過程。「因為對於倖存者而言,也許更重要的不是如何受傷,而是如何去過好現在的生活。」

事主十歲遭表哥持續侵犯:一世唔會忘記

透過《倖存者言》說故事的Pema是一位八十後,她在10歲時首次被表哥侵犯,儘管很早期便曾向母親求助,但母親似乎不明白,既沒追問亦無援助,間接造成Pema持續被性侵。Pema指,「無形嘅疤痕唔會比實體嘅疤痕容易消除」,形容當時對大人很失望,事件至今仍影響她與家人關係,「冇估到隔咗廿幾年都唔會忘記,𠵱家覺得係一世都唔會忘記。」Pema寄語予一眾家長,因小朋友未必懂得清晰表達,平日要更加敏銳和有耐性聽他們說話。

為「00後」的阿茵,11歲首次遭爸爸侵犯,「好多人成年之後會被問點解細時唔講,質疑𠵱家先講有咩用。」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輯錄在書中後,能讓大家知道童年遭性侵的人,求助時有不同困難,也因各種原因「講唔出」,「除咗可以話畀自己知,已經唔再係細個時嘅我,有能力為自己爭一口氣,亦希望公眾睇完會有多啲了解,少啲批評同怪責,而其他女性亦可以勇於求助。」

報導原文可點擊這裡參閱


頭條日報

「風雨蘭」去年跟進逾千宗性侵個案 受害兒童平均事隔逾十年方求助

支援性暴力受害人團體「風雨蘭」表示,在2019年至去年9月其跟進的過千宗女性被性侵犯的個案,當中266宗兒童性侵犯,佔整體個案逾四分一。單是去年首9個月的個案,就佔整個時期的3成,當中約4成個案是遭熟人或親屬性侵,超過3成受害人事發時與侵犯者同住。

「風雨蘭」又指,兒童性侵犯受害人延遲求助情況嚴重,她們平均事隔約12.8年後方求助,是成人的10倍;當中遭親屬侵犯的個案,受害者更平均相隔約22.7年才會求助。「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其接獲的兒童求助個案中,只有3成受害人有報警,相信只佔警方公布的性暴力數字的「冰山一角」。

王秀容又表示,在新冠疫情下,受害人對外求助的渠道減少,容易產生孤立感,需要更多情緒支援;部分人更要繼續與侵犯者同住,增加安全風險。機構促請政府,加強推廣預防兒童性侵的公眾教育,並加強支援家長處理兒童性侵的熱線、網站等資源。

報導原文可點擊這裡參閱


星島日報

「風雨蘭」去年跟進逾千宗性侵個案 受害兒童平均事隔逾十年方求助

支援性暴力受害人團體「風雨蘭」表示,在2019年至去年9月其跟進的過千宗女性被性侵犯的個案,當中266宗兒童性侵犯,佔整體個案逾四分一。單是去年首9個月的個案,就佔整個時期的3成,當中約4成個案是遭熟人或親屬性侵,超過3成受害人事發時與侵犯者同住。

「風雨蘭」又指,兒童性侵犯受害人延遲求助情況嚴重,她們平均事隔約12.8年後方求助,是成人的10倍;當中遭親屬侵犯的個案,受害者更平均相隔約22.7年才會求助。「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其接獲的兒童求助個案中,只有3成受害人有報警,相信只佔警方公布的性暴力數字的「冰山一角」。

王秀容又表示,在新冠疫情下,受害人對外求助的渠道減少,容易產生孤立感,需要更多情緒支援;部分人更要繼續與侵犯者同住,增加安全風險。機構促請政府,加強推廣預防兒童性侵的公眾教育,並加強支援家長處理兒童性侵的熱線、網站等資源。

報導原文可點擊這裡參閱


獨立媒體

風雨蘭新書《倖存者言》 輯錄9童年性侵故事 冀大眾減少怪責受害者

適逢3月8日國際婦女節,性暴力危機支援中心「風雨蘭」今發布新書《倖存者言:九位童年性侵倖存者口述故事》,書中輯錄9位童年性侵倖存者的故事,他們橫跨50後至00後,當中8名事主的侵犯者均為家人或親屬。有參與出版的倖存者表示,希望讀者透過此書明白求助過程所面對的壓力,減少對受害人的批評或怪責。另外,機構亦指疫情下性侵犯的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建議政府設立輔導熱線。

疫情下較多家居隔離令個案增 籲政府設輔導熱線

「風雨蘭」公布過去三年接獲涉及童年性侵個案的比例,於2019年接獲18歲以下的個案有22%,於2021年首三季則上升至31%。而童年性侵個案中,有41%的侵犯者為親屬關係。

「風雨蘭」資深研究主任邱志衡補充,疫情下較多家居隔離等情況會令個案增加,事主很難得到即時支援,等待疫情後才有機會求助,因此疫情後求助個案將繼續上升。他指現時一直有提供支援熱線,並持續跟進個案。王秀容則建議政府應為受害人提供輔導熱線。

童年性侵受害人平均隔12年求助 若侵犯者為家人更相隔20年

另外,在童年性侵個案中,有關的延遲求助現象極為嚴峻,受害人報案求助的情況亦不普遍,兒童性侵受害人平均相隔近 12.8 年才向風雨蘭求助,為成年人性侵個案的10倍以上。而且,若個案侵犯者為其家人或親人,平均相隔時間更逾20年,比起非家人多出3倍。

出書望予倖存者發聲 紀錄與創傷共生

「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表示,2019年開始訪問倖存者,至2021年完成初稿。而書本的出版目的是希望還原性暴力倖存者面貌,呈現不同面向的倖存者故事,了解他們成年後的生活。另外亦提供平台予倖存者發聲,紀錄他們如何與創傷共生。她又指,對於倖存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過好現在的生活,並希望透過此書寄語其他同路人,這條路上不但有很多人在走,也有很多人願意陪伴繼續走下去。

受害者求助一波三折 有人被反怪責受二次創傷

「風雨蘭」資深研究主任邱志衡指,書中部分倖存者現時有全職工作,或是全職學生,所有事主的侵犯者均為其熟人,包括生父或堂哥等。而當時事主均未能成功求助,因遇到不被信任或反被怪責的經歷。

邱志衡解釋,求助過程受到家庭關係及支援服務不足等因素影響,例如事主被母親反怪責,導致受到二次創傷,亦有事主會擔心連累其他家人。另外有事主亦因向其他機構求助時,專業人士敏感度不足導致她們有負面經歷。而事主報警求助率亦普遍較低,主要是擔心事隔多年證據不足,亦憂慮家人得悉事件。

參與出版計劃倖存者:望家長敏銳了解兒童求助訊息

參與出版計劃的00後倖存者阿茵,於11歲時遭父親性侵犯,她其後到「風雨蘭」申請宿舍。她表示曾在透露童年性侵經歷時,被他人質疑為何不在兒時說出經歷,更被質疑現時才揭露經歷的用意。她希望讀者透過此書明白受害人求助過程所面對的壓力、難以啟齒的心情,同時減少對受害人的批評或怪責,亦寄望此書能受性暴力的女性勇於求助。

另一80後倖存者Pema則表示,兒時曾被表哥侵犯,之後向家人求助,但家人似乎不能接收到其求救訊息,導致侵犯繼續。她寄語家長可更敏銳地了解兒童希望表達的訊息,給予更多耐性。她又指,無形的疤痕不會比實體疤痕容易消除,因經歷令她對成年人失望,至今影響與家人的關係。

機構望讀者明白社會對受害者遭遇亦有責任

邱志衡亦希望,透過此書讓讀者明白性暴力問題要以社會結構角度出發,因社會對受害者的遭遇亦有責任,並需要社會各界參與反性暴力。另外,邱指書本現時於手民出版社網上書店有售,而實體書店包括序言書室及一拳書店等亦有售。「風雨蘭」亦提出部分建議,希望能改善兒童性侵情況,包括推廣預防兒童性侵的教育、支援兒童親密接觸者如家長等,處理兒童性侵事件,以及改善現行的倖存者支援服務。

報導原文可點擊這裡參閱


明報

風雨蘭:未成年性侵事主比例升 疫下求助增或因事主與涉事親屬同住一室增壓力

今日是三八婦女節,協助性暴力事主的風雨蘭表示,近年未成年的性侵事主佔總體個案比例現升勢,當中逾四成個案被親屬性侵,不少更與侵犯者同住,而且遭性侵的兒童事主平均相隔逾12年才求助,較一般性侵事主求助相隔時間長10倍,延遲求助的原因部分是事主曾向家人透露遭性侵,但遭二次傷害。

風雨蘭資深研究主任邱志衡表示,一般性侵個案當中,只有五成事主會報警;兒童性侵個案更只有三成事主報警,因為事主求助時往往已事隔多年,沒有證據,而且或因涉及家人,憂報警會影響家庭關係。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出因家居隔離及限聚令等,大家減少社交接觸;不少性侵事主是遭親屬性侵,且要與侵犯者同住一室,令事主孤立感及精神壓力增加,因此疫下求助人數增。王秀容又提及,政府宣傳叫人遇性侵時大叫及逃走,但家庭性暴力事主未必可單以此應對,促為事主提供更多熱線支援。

今日是三八婦女節,協助性暴力事主的風雨蘭表示,近年未成年的性侵事主佔總體個案比例現升勢,當中逾四成個案被親屬性侵,不少更與侵犯者同住,而且遭性侵的兒童事主平均相隔逾12年才求助,較一般性侵事主求助相隔時間長10倍,延遲求助的原因部分是事主曾向家人透露遭性侵,但遭二次傷害。

風雨蘭資深研究主任邱志衡表示,一般性侵個案當中,只有五成事主會報警;兒童性侵個案更只有三成事主報警,因為事主求助時往往已事隔多年,沒有證據,而且或因涉及家人,憂報警會影響家庭關係。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出因家居隔離及限聚令等,大家減少社交接觸;不少性侵事主是遭親屬性侵,且要與侵犯者同住一室,令事主孤立感及精神壓力增加,因此疫下求助人數增。王秀容又提及,政府宣傳叫人遇性侵時大叫及逃走,但家庭性暴力事主未必可單以此應對,促為事主提供更多熱線支援。

風雨蘭新推出《倖存者言-童年性侵倖存者口述故事》一書,輯錄9名童年性侵事主口述故事,事主受訪時由19至61歲不等,有人初次遭性侵時年僅8歲。書中一名事主Pame在10歲時遭表哥性侵,曾向母親求助,但母親不明白其意,將她打發離開,令性侵持續,Pame表示當年自己表達不清,家人接收不到其求助信息,她希望大家讀到此書,學會更敏銳地了解兒童表達的事情。

報導原文可點擊這裡參閱


商業電台

機構跟進逾千宗性侵個案 兒童受害人佔逾4分1

支援性暴力受害人的機構「風雨蘭」,跟進過千宗女性被性侵犯的個案,當中有4分之1涉及兒童性侵,受害人延遲求助的情況亦嚴重。機構2019年至去年9月,共跟進266宗兒童性侵的個案,單是去年首9個月的個案,就佔整個時期的3成,當中約4成個案是遭熟人或親屬性侵,超過3成受害人事發時與侵犯者同住。 機構又發現,兒童遭性侵後平均相隔約12.8年才向機構求助,是成人的10倍;遭親屬侵犯的個案,平均相隔約22.7年才尋求幫助。「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機構接獲的兒童求助個案中,只有3成受害人有報警,相信只佔警方公布性暴力數字的「冰山一角」。她又表示,疫情下,受害人向外求助的渠道減少,容易產生孤立感,需要更大情緒支援,部分人要繼續與侵犯者同住,增加安全風險。 機構促請政府,加強推廣預防兒童性侵的公眾教育,並加強支援家長處理兒童性侵的熱線、網站等資源。

報導原文可點擊這裡參閱


am730

不應啞忍|「風雨蘭」接逾千宗性侵個案 未成年受害人隔十多年方求助

昨日是三八婦女節,支援性暴力受害人的機構「風雨蘭」表示,2019年至2021年9月跟進過千宗女性被性侵的個案,四分一、共266宗涉及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性侵,當中約四成個案是遭熟人或親屬性侵,超過三成受害人事發時與侵犯者同住。

風雨蘭指,2019年及2020年分別接獲73宗(22%)及96宗(25%)18歲以下性侵個案,而單是去年首9個月就有97宗,佔整體有效個案三成。機構又發現受害人延遲求助的情況亦嚴重,兒童遭性侵後平均相隔約12.8年才向機構求助,是成人的10倍;遭親屬侵犯的個案中,更平均相隔約22.7年才尋求幫助。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圖右)指,機構接獲的兒童求助個案中,只有三成受害人有報警,故相信警方公布的性暴力數字只是「冰山一角」。

王秀容又稱,去年首9個月收到的兒童性侵求助個案上升,主因疫情下向外求助的渠道減少,容易產生孤立感,受害人精神壓力增加,需要更大情緒支援所致;另外,部分人要繼續與侵犯者同住,增加安全風險。機構促請教育局,於校內加強推廣性教育,提升兒童和青少年防範性侵犯的意識;亦建議加強支援家長處理兒童性侵的熱線、網站等資源;以及考慮提供不同種類的支援服務以全面地回應倖存者的其他生活需要。

適逢昨日婦女節,風雨蘭出版了童年性侵倖存者口述故事集《倖存者言》,輯錄來自9位童年性侵倖存者的人生故事,年齡橫跨50後至00後,侵犯者大部分是家人或親屬。書本描述倖存者在事後的生活,記錄她們與創傷共存過程。其中一名80後倖存者Pema於10歲時遭表哥侵犯,她很早向母親求助,惟母親卻 無追問,亦無援助,間接造成Pema持續被性侵的窘況。Pema稱那份無助及對成年人的失望縈繞至今,盼家長能更敏銳了解兒童希望表達的東西,給予更多時間和耐性。

報導原文可點擊這裡參閱


明報

兒童遭性侵平均隔12.8年求助

支援性暴力受害人的團體「風雨蘭」去年首三季收到320宗性侵求助,逾三成事主未成年;兒童性侵受害人平均相隔12.8年才求助,較成年人長10倍。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表示,僅三成兒童性侵受害人報警,反映警方有關兒童性侵案件的數字僅屬冰山一角。

四成涉親屬 疫下共處求助增

自2019年至去年9月,風雨蘭跟進的逾千宗女性被性侵犯的個案中,266宗的受害人為兒童,佔整體個案逾四分之一,約四成兒童性侵受害人遭親屬侵犯。王表示,兒童性侵受害人平均相隔12.8年才求助,而遭親屬侵犯的個案更平均相隔約22.7年才求助。她說在新冠疫情下,因家居隔離及減少社交接觸,不少性侵受害人與性侵者同住一室,孤立感及精神壓力增加,故疫下求助人數增。

風雨蘭資深研究主任邱志衡表示,一般性侵個案只有五成報警,而兒童性侵個案更只有三成人報警,因為受害人求助時往往已事隔多年,沒有證據,且因為涉及家人,憂報警會傷害家庭關係。

風雨蘭新推出《倖存者言——童年性侵倖存者口述故事》一書,輯錄9名童年性侵受害人的口述故事,受害人受訪時由19至61歲不等,有人遭初次性侵時年僅8歲。書中一名受害人Pame在10歲時遭表哥性侵,曾向母親求助,但母親不明其意,將她打發,令性侵持續。Pame表示當年自己表達不清,家人接收不到求救信息,她希望大家讀此書,學會更敏銳了解兒童表達的事物。

報導原文可點擊這裡參閱


東方日報

3年逾千宗性侵 最細僅8歲

年幼女性經常成為性暴力罪案的受害人,支援中心「風雨蘭」在2019年至去年9月期間,跟進1,052宗女性被性侵犯的個案,當中266人首次被性侵犯時未成年,佔整體個案逾25%,年紀最小的只有8歲便被性侵。上述個案,有41%個案是被親屬性侵,16%侵犯者是朋友或同學,更有侵犯者是教師、社工或醫生,逾30%受害者事發時與侵犯者同住。

兒童個案僅3成有報警

風雨蘭表示,兒童性侵犯受害者大都延遲求助,平均在事發後約12.8年後方求助,是成人性侵個案被揭發時間的10倍;當中遭親屬侵犯的受害者更平均相隔約22.7年才會求助。該團體的總幹事王秀容指,接獲的兒童求助個案之中,僅30%的受害人有報警,相信只佔警方公布的性暴力數字中的「冰山一角」。

王秀容表示,新冠疫情下受害人對外求助的渠道減少,容易產生孤立感,需要更多情緒支援;部分人更要繼續與侵犯者同住,增加安全風險,建議當局加強支援家長處理兒童性侵,例如熱線、網站等資源,同時改善受害者支援服務。

童年性侵受害者述經歷

另外,風雨蘭昨日發布新書《倖存者言:九位童年性侵倖存者口述故事》,書中輯錄9位童年性侵幸存者的故事,他們橫跨50後至00後,當中8名事主的侵犯者均為家人或親屬。其中,00後幸存者阿茵於11歲時被父親性侵犯。她曾透露童年性侵經歷,但被他人質疑為何不在兒時道出經歷,更被質疑現時揭露經歷的用意。她希望大眾能透過此書明白受害人求助過程所面對的壓力、難以啟齒的心情,同時減少對受害人的批評或怪責,亦寄望此書能夠促使深受性暴力的女性勇於求助。

報導原文可點擊這裡參閱